【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制作的19046份临床标本,根据年份分为2014组和2015组,并对两组微生物进行阳性率检验。结果:2014组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均高于2015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所有临床微生物标本呼吸道标本检验的阳性率最高。结论:不同时间段微生物标本阳性检出率也各有不同,因而临床诊断中要以实际标本检验结果为准,并且要加强标本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标本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高参考依据。
【关键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医学微生物检验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据相关研究显示,由于标本微生物的阳性率不高,临床对微生物检验结果并不满意,因而提高标本微生物的检验效果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制作的19046份临床标本,并对其进行微生物检查。根据时段的区别,将2014年1~12月设为2014组,将2015年1~12月设为2015组。其中2014组工共9405份,包括:大便及尿液标本1356份、血培养标本3086份、呼吸道标本4231份、其他标本732份;2015组共9641份,包括:大便及尿液标本标本1372份、血培养标本3083份、呼吸道标本4216份、其他标本970份。两组临床标本在种类、数量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检验方法
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所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由专业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完成微生物检验工作,要求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并记录观察两组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检验,以表示比较有有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4组血培养本检验阳性率为9.98%(308/3086),大便及尿液标本检验阳性率为4.13%(56/1356),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32.62%(1380/4231),其他标本检验阳性率为3.28%(24/732);2015组血培养本检验阳性率为7.82%(241/3083),大便及尿液标本检验阳性率为2.04%(28/1372),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29.79%(1256/4216),其他标本检验阳性率为1.64%(12/732)。2014组标本微生物阳性率均高于2015组标本微生物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微生物检验逐渐运用到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中,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疾病诊断的正确性以及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因此医务人员必须重视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过程,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准度。
本次实验中,2014组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均高于2015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两个时段存在差异,原因分析如下:?标本微生物采集不规范。微生物标本包括申请采集、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和标本运输、检验标本等环节[1]。由于过程繁多复杂,因而不利因素相对较多,若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那么标本采集就存在操作不规范现象,直接影响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例如,大便培养标本一般是由患者独自完成取样,若护士人员事先没有详细告知患者采样流程及其注意事项,那么会存在患者取样不足、取样失败等情形,降低了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微生物标本保存、运输过程不规范。保持病原微生物的活力,避免其繁殖过度或受到外界污染是微生物运输和保存的基本理念[2]。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其保存和运输方法也有所差异。比如,针对厌氧微生物标本,采集后护士人员需要立即将其运送到检验部门,避免微生物与空气接触,影响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临床经验有限。检验人员需要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此准确判断微生物形态学及其生理学,并根据自身实验室条件,制定检验步骤、质量控制菌株、培养基、染液等方面的标准操作流程[3],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严谨对待检验过程,提高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要重视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过程,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严格规范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和检验环节,从而提高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杜娟.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5,11(12):2099-2101.
[2]张永旭.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30):417-418.
[3]许珂.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医学信息,2015,37(28):291-291.